值壯年罹患癌癥生“捐遺”想法
張君安1964年9月出生于漢川的一個普通家庭,1984年在孝感日報任職,工作期間積極要求進步,堅持不斷提高自己,最終擔任了孝感日報的總會計師一職。
2012年2月起,張君安便感到身體不適,堅持帶病工作了小半年后,才在武漢確診為結(jié)腸癌并進行了手術(shù)治療,后于2013年5月復發(fā),7月開始病灶轉(zhuǎn)移到胃部并多臟器轉(zhuǎn)移并擴散。
在治療期間,飽受病痛折磨的張君安首次向家人提及到了“捐遺”和“捐角膜”的想法時,很多親戚是猶疑的,然而通過他多次的溝通,家人最終選擇了支持他的遺愿。
曾影響病友成漢川捐遺天使
在這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內(nèi),病痛一直圍繞著張君安,可他依然還是在積極地面對這一切,并且用樂觀陽光的態(tài)度在影響著周圍的每一個人,這其中就包括今年5月7日不幸離世的18歲漢川天使黃靜。
張君安前后兩次到漢治療,都與黃靜住在同一個科室,在日常的治療中,黃靜得知了張君安希望捐獻角膜和遺體的心愿,特別是得知由于孝感當?shù)貢簾o遺體捐獻登記接收站,而張君安心系身后捐遺一事,因此一直堅持在武漢治療,避免辭世后因路途遙遠等問題耽擱捐遺及捐獻角膜時間后,深深的被眼前的這位伯伯所感染和打動。
在得到家人的支持后,她也于今年4月29日,在媽媽的幫助下,鄭重的簽下了眼角膜和遺體捐獻志愿書。5月7日,年僅18歲的天使黃靜,永遠的告別了這個世界,她的角膜幫助兩人重見光明。
為捐遺放棄“葉落歸根”
在生病的這兩年多里,張君安樂觀開朗,也一直堅持更新網(wǎng)絡(luò)日志,其中包括專業(yè)業(yè)務(wù)分析、人生感悟、已經(jīng)治療期間的狀況。
他曾在題為《不為高尚》的日志中寫道:“落葉歸根及家鄉(xiāng)風俗我當然明白,歸葬老家道理我也懂。但我這樣做其實只有一個最簡單的理由——若燒成灰燼了價值又在哪里,隨了風俗、墓地是在那里于家人、于后人又能如何,只能增悲。由己及人,不為高尚,僅僅了卻內(nèi)心一向?qū)茖W的心愿。”
5月14日,張君安簽下眼角膜及遺體捐獻志愿書。正是這樣高尚的情操和樂觀人生態(tài)度支撐著張君安做完了最后一次化療,最終他還是沒能挺過自己的50歲生日,在8月12日晚上永遠的離開了。
8月13日凌晨,張君安的眼角膜已由愛爾眼庫的工作人員采集并妥善保存在武漢愛爾眼科醫(yī)院內(nèi),不日該院將在等候角膜移植手術(shù)的患者中篩選適合的患者進行手術(shù),張君安的眼角膜將幫助2名重癥角膜患者重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