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都市報 訊)
從瀘州西出發(fā),往宜賓的方向前行二十多公里后,經(jīng)一個岔路口直下,便是瀘州城北鎮(zhèn),沿著崎嶇的鄉(xiāng)村公路前行幾公里,路邊一棟陳舊的兩層小樓前,聚滿了人,他們是來給16歲的少年鐘震送別的,而鐘震,則躺在冰冷的冰棺里。幾天前,鐘震遭遇了不測,經(jīng)搶救無效身亡后,他的父親做了一個勇敢的決定――捐獻鐘震的眼角膜。
5月20日凌晨2點,由四川省紅十字眼庫志愿者和成都醫(yī)學院附屬康橋眼科醫(yī)院醫(yī)生組成的服務隊伍,順利對鐘震眼角膜進行摘取。5月22日下午,鐘震的眼角膜已經(jīng)成功地移植給兩名與他年紀相仿的少年。16歲的鐘震成為瀘縣迄今為止年齡最小的一位眼角膜捐獻者。
遭遇不測16歲少年不幸身亡
今年初開始,鐘震在瀘州的工地上跟著師傅學習開挖機。“半個月之前,他回來拿行李,說這次要去瀘縣工作了,還來看了我和他的奶奶。”鐘玉全眼里含著淚水,“最后一次給他打電話的時候,他在工地上,說自己正在工作,忙完了再打。”痛失孫子的爺爺已然沒想到,這竟是最后一次和孫子通電話。
“鐘震的工友打電話告訴我他送去搶救了,我根本不敢相信。”鐘玉全說,5月19日中午,他正在鎮(zhèn)上的茶館喝茶,突然接到這個晴天霹靂,幾乎昏過去,“說是從宿舍出來,準備去工地工作,結果被宿舍大門上突然掉落的預制板打中,造成大動脈出血不止。”
被送到瀘縣人民醫(yī)院時,鐘震已經(jīng)失去了知覺,盡管醫(yī)生全力搶救,但還是無力回天,當晚7點20分,被宣告死亡。
航班延誤父親機場決定捐角膜
在廣州打工的鐘情得知兒子發(fā)生了意外,急忙買了機票飛回瀘州,但晚上7點,因航班延誤,鐘情還滯留在廣州機場,7點左右,他打了個電話給鐘震的爺爺說,“問問醫(yī)生,把孩子身上可以捐獻的器官都捐獻了,移植在別人身上,也是生命的延續(xù)。”
鐘玉全認同鐘情的想法,掛了電話之后,就對當場的醫(yī)生說了這件事。
“在場的醫(yī)生當時都有點不敢相信他們的決定,有這樣覺悟的人實在很少。”瀘縣一位醫(yī)生告訴記者。
在鐘震的靈堂前,鐘震的爺爺告訴記者:“幾年前我在番禺打工時,在街上碰到記者采訪,問我說,如果我或者家里有人去世,愿不愿意捐獻器官給患者,當時我就回答我會,我說這是生命的一種延續(xù)。真沒想到這樣的事情真的發(fā)生了。”
鐘玉全說,當時醫(yī)生也告訴他,如果移植其他器官,國家有一些補償,但是他對醫(yī)生說,不要任何一分錢。
連夜辦理爺爺顫抖著按下手印
5月20日凌晨,一支由四川省紅十字眼庫志愿者和成都醫(yī)學院附屬康橋眼科醫(yī)院醫(yī)生組成的服務隊伍從成都出發(fā),經(jīng)過4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服務隊伍一行終于到達瀘縣人民醫(yī)院。
“我們已經(jīng)商量好了,同意捐獻鐘震的眼角膜。”鐘玉全作為鐘情的委托人,對四川省紅十字眼庫志愿者說。隨后,雙方開始辦理相關的捐獻手續(xù)。用顫抖的手簽訂了《四川省無償捐獻眼(球)角膜志愿申請同意書》后,鐘玉全按上了手印。
面對孩子意外的離去,沉浸在悲痛里的鐘情告訴記者:“對于我來說,捐獻兒子的眼角膜,稱不上是覺悟,只覺得生命就像是樹木,可以嫁接,嫁接之后,還能活著。”他說,他對孩子充滿了諸多的遺憾,都沒能讓兒子過上好日子,希望兒子的眼角膜能夠幫助別人。在長輩的眼中,鐘震不但懂事孝順,還樂于助人,對同事很耿直。
摘取眼角膜成功移植給兩青年
昨晚7點,記者得到成都醫(yī)學院附屬康橋眼科醫(yī)院傳來的利好消息,就在5月22日下午,鐘震的眼角膜已經(jīng)成功移植給兩名角膜盲患者。
其中一人是來自成都崇州市的19歲小伙簡某,簡某9歲時因外傷導致右眼失明,苦等多年,終于得到合適眼角膜。另外一名是成都市17歲的女子黃某,她因左眼患圓錐角膜即將面臨失明危險,雪中送炭的眼角膜移植手術,讓她視力有了恢復的機會,昨日術后天視力就恢復到0.4。
(圖:爺爺拿著鐘震的遺像)